时间 :2013-05-29 原文作者:李予阳
当前,国企仍处于改革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 、机制、结构和历史问题仍然很多 ,难度也越来越大。
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让国有企业从政府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 ,这是过去对国企改革总的要求。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任务已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 ,比如利润 、人员、考核、重组都是从市场来 。但是制度体制的市场化才刚刚开始,中小企业基本完成了,大企业刚刚起步。”国企改革专家周放生说。
“国企改革远未结束 ,改革还可以激发出更大的潜力,产生更大的红利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 ,要通过改革、调整 、减负,使国有企业自身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现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最终结合。
当前国有企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 。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型产业 ,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比较低 ,一些企业发展还主要依靠扩大规模 、增加投入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董事会的考核和外部董事的选拔、任用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布局结构还不尽合理 ,各种社会负担依然沉重。在改革过程中已经剥离了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职能,但各种长期积累的包袱依然存在,厂办大集体改革难度加大。
国有资产管理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干预有增加的趋势 ;经营性国有资产还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监管 ;出资人职责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离还不到位,存在较大的交叉重叠 ;国资监管的针对性 、有效性还不够强,行政履责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收入分配管理 、资本经营预算 、境外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制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加强顶层设计成共识
改革仍在进行时 。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 、学者 ,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 、建议。如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国有大企业的公司化改造 ,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等。而深化国企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共识。
“改革不能走回头路 。进一步政企分开要下决心。”国资委首任主任李荣融说 。他认为 ,要以政企分开为抓手,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国有大企业的公司化改造 。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过去10年的改革经验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遵循市场规律并尊重国情,走中国自己的路。他建议 ,在国企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后,还要推出职业经理人制度 ,继续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实践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政军表示,目前我国存在的对国有企业认识不同和舆论质疑与未实施分类管理有关 ,分类不清也导致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 、以及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监管等难以深化 ,进而不仅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受到影响,而且国有资本理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受到制约,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效率、经营者的积极性以及实质上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应明确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的功能和目标 ,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的合理产权结构不同,对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监管和公司治理要求应有差别 ,对不同类别企业可以有立法等方面的不同安排。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从研究的角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下一步的改革可以从几个方向进行探索。
一是以分类改革为出发点,明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最终模式。对于承担保障责任的公共服务的 ,要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董事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出资人管理 ,同时强化行业监管 ,在企业持续发展方面给予政策安排。竞争性的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是依托资本市 。苯咏惺谐』母脑,实行公众公司改革,实现企业的市场化 ,最终的体制模式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为下一步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以后如果国家需要钱 ,通过资本市场变现一部分就可以 。
二是要将国有企业本身调整改革到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方向上。用人机制上要做到能进能退 ,能上能下,收入可增可减 ;还要调结构 ,卸包袱,该退出的领域要继续退出。
三是要把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调整到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向上。包括减少对企业投资的政府审批 ,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对经营者的激励 、约束机制 ,改革干部管理体制 ,建立有别于党政干部的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机制等等 。
以更大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
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 ,难度也越来越大 。必须坚定信心 ,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控制力 、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 、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这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在今年3月底全委干部大会上表示 ,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同时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 。
据了解 ,今年 ,国务院国资委将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下一步改革的总体目标 、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目前 ,调研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国企期待再次腾飞 !
(本文章摘自5月29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