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vip浦京集团(中国大陆)有限公司官网

国资动态

经济日报 :创新不仅是企业的事 发布时间:2014-12-30

时间:2014-12-30  原文作者 :王薇薇
 
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 ,表面看是企业充分自由竞争的结果,实则与国家创新战略和政策扶持须臾难分。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释放市场创新活力 ,又更好传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法宝

2014年 ,中国高铁走出去迈出重要步伐,外界普遍给予赞誉 。但也有不同声音 ,比如有专家就认为:我国高铁出口是国家扶持的产物 ,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 。此言一出,引发热烈讨论 。虽然不同观点的交织碰撞本属正常 ,但由于该话题事涉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并与市场改革裹挟在一起,因此在受众中颇有市场 ,有必要对其正本清源,以期形成共识 ,更好推动我国改革创新事业发展 。

我国高铁近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 。虽然起步之初曾遭遇重大挫折 ,但如今无论是研发实力、技术标准 、成本控制 ,还是运营里程 、市场规模、产业链条 ,在世界范围内均居前列 ,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一些人之所以仍持否定批评态度,根本原因是认为:中国高铁的成绩并非企业自身努力所得,而是在研发 、生产 、“走出去”过程中享受了诸多政府扶持 ;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扶持,高铁即便取得了成绩也是虚假的。那么 ,这种判断真的符合逻辑和事实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首先,从理论层面看 ,上述观点具有典型的古典自由主义倾向 ,强调个人 、企业 、市场在发展中自由放任 ,主张将政府排除在经济活动领域外。但源于300多年前的这种经济思想 ,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明显相悖 。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缺陷 ,国民财富增长和技术进步也远非静态理论想象中那么简单,政府必须辅以科学适当的宏观调控 。因此,该理论早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修正 。从实践看,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表面看是企业充分自由竞争的结果,实则与国家创新战略和政策扶持须臾难分 。即便是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对企业发展也会给予研发资金 、规则标准 、产业规划 、利益保护 、兼并重组等全方位支持 。比如资金方面,发达国家对大企业科研支持不遗余力 ,在政府购买 、税收等方面均有倾斜。可见,认为政府不应扶持企业的观点站不住脚 。

其次 ,我国这些年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创新的经验表明:政府制定实施顶层设计,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聚焦国家战略目标,从而集中资源 、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的战略方法 ,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这既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快追赶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手段 ,更是体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我国高铁能够用较短时间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 ,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统筹各类科技资源,打破部门、行业、院校 、企业界限 ,调动产业链上的企业攻克难点,从而加速了关键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链形成 。这样的宝贵经验,不仅不应轻率地予以否定 ,还应在其他重大创新领域推广优化 。

再次 ,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挑战 。此轮科技革命的一大显著特点 ,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更加: ,科技创新需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 、技术的界限 ,这就对国家创新体系竞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应对这种竞争 ,欧美 、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 、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方面 ,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试图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相比之下 ,我国虽然在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突破 ,但整体上依然处于跟随位置 。要想进一步缩短差距,抓住此轮科技革命提供的“同等起跑线效应” ,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中,政府对基础性 、系统性 、前沿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推进 ,对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的搭建 ,将为企业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撑 。

当然,高铁产业目前的成绩 ,并不表明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已完美无缺。我国科技创新投入的整体效率、产学研衔接转化率、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等都需要提升。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又更好传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法宝 。两者缺一不可 ,切莫偏废。

(本文章摘自12月30日《经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025-01-13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 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重要指示精神
    2025-01-10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迎难进取真抓实干推进高质量发展 更好履行国资央企使命责任
    2024-12-25
>更多
350vip浦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