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vip浦京集团(中国大陆)有限公司官网

国资动态

求是 :航天精神助推航天梦 发布时间 :2015-02-04

时间 :2015-02-02  原文作者 :雷凡培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神舟十号任务团队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航天精神就是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崇高精神力量 。

一、航天精神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

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人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 、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 ,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传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 。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以国为重 、诚信为本 、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一个个奇迹。

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挑衅,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决策。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以钱学森 、任新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 ,回国投身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国家科技基础薄弱、条件简陋 ,又面临西方的技术封锁 、苏联中止援助等困难 ,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刻苦攻关 。老一辈航天人提出了“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 ,他们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 ,相继实现了中近程地地导弹 、“两弹结合” 、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划时代的壮举,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多次发射 、回收成功 ;远程火箭向南太平洋发射成功 ;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 ;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军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我国航天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支撑并推动着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那就是航天人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航天精神 。上个世纪80年代 ,航天工业部党组把航天精神概括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 ,中央在表彰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时,将研制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9月21日,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这是有史以来国家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最强 、风险也最大的跨世纪工程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成功 ,并于次日安全返回 ;2003年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首飞 。在这么短的时间 ,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靠的又是什么 ?靠的就是“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

可以看出 ,航天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实践性 ,反映了不同时期航天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二 、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党全社会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 ,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 ,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 、根本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 。

航天精神彰显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 。对于航天人来说 ,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 。航天人始终以献身航天、科技报国为己任 ,把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 。在他们当中 ,有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条件 ,历经万难 ,辗转回国 ,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有造了一辈子中国“星”,先后主持北斗导航 、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建设 ,在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的孙家栋;有潜心钻研技术 ,夜以继日 ,埋头不息,最终积劳成疾 、英年早逝的技术带头人罗健夫 ;有在火箭发射出现故障的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两次冲进残存剧毒燃料的火箭贮箱排除故障、最后壮烈牺牲的技术工人魏文举 。正是这样一批人前赴后继 ,舍家为国,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精神。如今 ,“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成为每一位航天人的行动标尺 。

航天精神彰显了立足岗位、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敬业是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 。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就是因为航天人始终把履行职责作为崇高使命,扎扎实实工作 ,默默无闻奉献 。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信自强的精神追求 。航天事业起步时 ,有人讥笑中国 :“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 ,还搞导弹 !”航天人“人穷志不短” ,鼓足干劲,加班加点 。针对技术瓶颈 ,大家找准定位,像剥竹笋一样 ,一层一层地分析问题 、研究机理 、吃透规律,通过优化设计 、性能试车和仿真试验等方式,反复验证和改进 ,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导弹研制了出来 。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航天事业发展规划 ,在量力而行中努力奋斗 ,在打好基础 、循序渐进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使中国航天真正做到了“少花钱 、办大事” 。三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作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航天型号研制具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 。对航天人来说 ,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 ,“退”是没有出路的 ,“怯”是难尝胜果的 ,惟有大付出 ,才有大收获 ,惟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真正的失败是败而失志 、一蹶不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成功都来自从失败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 。四是超越进取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文化的因子渗透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航天精神彰显了严慎细实 、以质取信的诚信精神 。作为航天企业 ,诚实劳动、信守承诺、打造高品质的航天产品是我们履行神圣职责 、赢得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种诚信精神体现了航天人尊重科学规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行为 ,是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是航天产品高质量、高可靠的有力保证。经过多年实践 ,航天事业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它融合了航天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 。集团公司把诚信建设与科研生产 、经营管理相挂钩 ,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不仅追求最终产品的“零缺陷”,更追求第一次就达到“零缺陷”;坚持预防为主 ,确立了“三不带”原则(不带故障出厂 、不带疑点转场、不带隐患上天) ,认真开展“双想”(质量回想 、事故预想)活动 ,查漏补缺,消除隐患 ;推行以“质量是政治 、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追求产品高质量、管理高效率 、发展高效益。

航天精神彰显了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友善精神。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 、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参与单位和人员众多 。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 ,工程涉及众多技术领域 ,全国数千个单位 、十几万科技大军参与其中 。只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 ,才能将最优势的力量 、最宝贵的资源凝聚在一起。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和重大转折关头,航天人都提倡讲大局 、讲原则、讲风格、讲团结,提倡互谅互让 、主动支援 、主动担责 ,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 ,培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工程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 。正是依靠团结协作 、同舟共济精神 ,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一代人干成了几代人的事”的壮举 。

三、航天精神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

在航天精神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与航天强国相比 ,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圆航天梦,我们仍然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 ,培育航天文化,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坚定政治信念,强化责任担当 。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航天梦是党和国家赋予航天人的历史责任 。当前 ,我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人类航天文明 、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 ,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努力构筑以洲际战略核导弹为标志的国家战略安全基石,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 、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 ,切实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

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要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 ,抢占航天和国防武器装备战略发展的制高点,推动航天技术及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 ,密切跟踪世界航天发展的最前沿,加快航天装备建设和技术研发,通过搭建平台 、加大投入、充实力量、制度激励等措施 ,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 ,形成强大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独立自主的发展实力 ,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坚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在深空探测、载人登月、重型运载火箭等重大专项的后续立项论证中 ,突出项目部署对国家长远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

培育航天文化 ,凝聚实现航天梦的精神动力 。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动力源泉 。实现航天梦,必须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 ,大力建设富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的航天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必须充分发挥航天文化的战略引领作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使航天文化融入战略制定 、实施的全过程 ,体现到科研生产 、经营管理 、国际化发展 、兼并重组等各项工作之中 ,真正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激情 ;必须推动航天文化建设与航天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积极推动质量、成本 、创新等专项文化的建设与落地 ,形成既有顶层牵引又有行业特色的职能应用文化系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 ,进一步筑牢航天事业发展的精神基础 。

(本文章摘自2015年第3期《求是》 ,作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 、党组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025-01-13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 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重要指示精神
    2025-01-10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迎难进取真抓实干推进高质量发展 更好履行国资央企使命责任
    2024-12-25
>更多
350vip浦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