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际奶农联盟IFCN出炉了2019年全球奶牛养殖TOP10榜单 ,以奶牛养殖集团年产奶量计 ,蒙牛乳业近年来战略投资的现代牧业以128万吨的年产量位居全球第二,圣牧高科以66万吨位列全球第九 ,两家合计已达到了全球TOP10牧场产量的22% !
很多人可能并不完全知道这份养牛界“福布斯”榜单的份量 。从小的方面说,相当于蒙牛乳业战略投资的牧 。Q搅耸澜缂端剑淮哟蟮姆矫嫠 ,在全球乳业百余年的工业化过程中 ,相当于中国乳业只用20余年就在奶源上占据了重要一席 。
同频共振 奶产量建设持续提升
在全球乳业格局中 ,中国乳业一直是“独特”的存在!
多数欧美乳业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模式采用的是“总-分-分” ,简单点说,就是上游奶源牧场对全产业链起到重要的统领作用,控制加工与销售 ,最终触达消费者 ,而中国乳业则是中游加工环节率先崛起 ,再向上推动牧场品质化发展,向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健康乳品的“分-总-分”形式,生产加工企业在链条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两种模式各有千秋,而“中国模式”的好处在于 ,乳企作为主导者 ,可以把“养牛”从一开始就融入进全产业链的发展 ,实现牧场建设 、标准把控等环节 ,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与全产业链同频共振 。因而乳企规模越大,牧场的产奶量就越高。
蒙牛乳业就是明显的例子 。作为世界乳业十强 ,战略投资的现代牧业和圣牧高科的产奶量近几年一直在提高——现代牧业的母牛存栏数量今年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 ,年产量仅比榜首的沙特企业少19万吨;而圣牧高科日常鲜奶则占据了国内有机奶市场大半江山 。
突破瓶颈 把品质生态放在首位
此次TOP榜单还有一个让所有中国乳业人都兴奋的意义在于 ,揭示了困扰行业发展的长期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中国马上要成为全球最大乳品消费国,但“卡脖子”的瓶颈是奶源自给率不足。很多乳业人毕生精力都投入在奶源建设 ,而榜单显示TOP牧场的中国产奶量合计已至333万吨 ,占据了总量的38%,这些牧业人的辛苦没有白费 。
而且他们一直把品质和生态放在首位 。以现代牧业为例 ,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以“牧草种植 、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一体化”为发展模式,提前实现了全产业链 、各环节零距离无缝链接 ,并在生产过程中以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带动产量 。
而圣牧高科在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全球首创了“种 、养 、加”一条龙沙草有机循环产业链,形成了有机种植 、有机养殖 、有机加工的封闭循环的有机生态圈 ,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奶源供应商 ,“圣牧全程有机奶”更是成为首家获得国标和欧盟有机标准双认证的牛奶品牌。
创新赋能 后劲保障高质量发展
外界好奇的是,TOP牧场中为什么有两家都是蒙牛乳业战略投资的企业?这并非偶然 ,除了蒙牛乳业实现了上游与整个产业链同频共振外 ,不断创新赋能也是“独门秘诀”。
蒙牛乳业曾发布了“奶业振兴136工程” ,通过“数字奶源-智慧牧场” 、“爱养牛集采平台”和“奶牛研究院”等多个创新平台 ,以数字化 、网络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持续助力牧场实现精细化 、精准化管理 ,降低牧场运营成本,提升牧场运营效率 。
同时蒙牛乳业还让乳企的运营专家通过协同平台 ,为牧场提供线上及时帮扶 ,做到不利信息及时预警、行业资讯及时同步等 ,为牧场运营提供更好的支持。对此 ,蒙牛乳业总裁卢敏放曾表示,世界范围中还没有其他的乳企,能够做到大规模、低成本 、高品质 ,持续地从牧场源头开始,完成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蒙牛乳业是中国牧场高品质建设的重要推手 ,也不难理解蒙牛乳业一直把实现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当作自己实实在在的责任了。